從灣仔地鐵站鉆出來,踏過電車穿梭的莊士敦道,面前街口挨著街口,窄窄一條利東街稍不留意就走過了。利東街其實幾近消失。這個港人更多以“喜帖街”代稱的地方,當下是被圍起的大工地,從街頭到街尾全線封閉,三、四幢拔地而起的高樓通身罩著綠色安全網(wǎng)。
一街之隔的廈門街上,黃茵站在自家喜帖鋪前,講起1988年進駐利東街時的情形:“整條街都是喜帖鋪、印刷鋪、首飾鋪,間間把喜帖和月歷鋪滿玻璃,一對對準新人手拖住手,左顧右盼……”那時,利東街兩旁清一色是三層或六層唐樓,地鋪的商戶大多以家庭作坊式經營,店鋪里印刷機運轉的聲音和紙張受熱時散發(fā)的氣味,至今留存黃茵的記憶中。
利東街,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逐漸成為香港印刷業(yè)的集中地。從婚宴請?zhí)叫履昀欠,不知沉淀了港人多少甜蜜回憶!坝信笥岩泼駵馗缛A,嫁女時非要寫郵件回來訂喜帖,喜帖街做的是全球生意!睘匙袇^(qū)議會前主席黃英琦說。后由于舊區(qū)重建,政府于2005年11月收回利東街業(yè)權,一時間人去樓空,20多間喜帖鋪或關或搬,黃茵也揮別舊鋪,移步廈門街重振旗鼓。
2008年,謝安琪的《喜帖街》一歌廣為流行,卻阻擋不了“印刷王國”的流變。而近期,利東街的命運再起波瀾。這里上月被市區(qū)重建局和發(fā)展商命名為“囍歡里”(廣東話“喜歡你”同音),將化身為一條長約200米、婚嫁主題的步行街,豈料招致一片質疑和嘲諷。
“利東街這名字有近百年歷史,改名背后反映的是商人的思維和霸氣!秉S英琦說!安蝗缃谢叵蔡!秉S茵說。
老街坊、老商戶稱利東街為喜帖街,叫出一種歸屬感。香港有不少街道,“一街一貨”,自發(fā)形成集群效應,比如女人街、金魚街、波鞋街,人們索性以商品指代街道,“正名”反而被遺忘。
“成行成市嘛,中國人做生意的特色!毕愀蹥v史研究者、收藏家鄭寶鴻年輕時常陪著母親或太太到中上環(huán)一帶逛街,或去“花布街”(永安街)買布做衣服,或去“海味街”(德輔道西)買參茸海味,當然少不了到“為食街”(中環(huán)士丹利街與嘉咸街交界)覓食歇腳,也曾試過迷失在上環(huán)文華里“圖章街”,短短50米有10多家圖章刻印店。
街道承載了城市的歷史人情。近些年,香港緩慢推進一些舊區(qū)重建項目,卻激發(fā)一波波保育風潮。重建有罪?當年推動保育利東街的黃英琦說,她不反對重建,但要人性化,比如視情況“樓換樓”。黃茵則在商言商,希望舊商戶能重置“囍歡里”并獲租金優(yōu)惠。
“懷舊要看條件,一些舊行業(yè)的轉型不可避免!编崒汎櫿f,“我是懷舊的人,但不會抱殘守缺,我搜集舊相片、郵票、寫文章就是表達情懷。那些good old days,留在我心底腦海!(完)